挑戰過去和現在的種族主義
一百年前,加拿大政府通過了《關於華人移民的法案》, 於1923年7月1日生效,史稱《排華法案》。 這是一部公開的種族主義法律,禁止來自中國的移民入境。 該法律還 要求所有華人,包括在加拿大出生的華人,都必須在聯 邦政府登記,方能留在加拿大。
對此,全加各地的華人社區發起動員,遊說反對該法案, 但他們的努力最終未能阻止法案的通過。 因此,7月1日 被許多加拿大華人視為「恥辱日」。 這項立法造成了可怕的長期影響。 今年,許多加拿大華人社區組織,包擴新開 放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華裔加拿大人博物館,都將舉行 活動,紀念這個困難的周年紀念日。
在準備這本摺頁冊時,我們回顧了1923年立法之前十年 中發生的事件,以更好地了解它們與原住民、黑人和其 他被種族化社區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與加拿大定居者 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的歷史之間的關係。 我 們的發現令人吃驚。
與1923年法案同時出現還有另一些倒行逆施的舉措,包 括進一步限制日本移民,減少發放給日裔加拿大人的捕 魚許可證,派皇家騎警威嚇格蘭德河原住民六部落,以 及卑詩省批准削減省內原住民居留地面積。
施加壓力通過這項立法的是與聯邦政要密切配合的、 由「不列顛哥倫比亞」的商業協會、政客、媒體、白人婦女團體和勞工組織等結成的種族主義聯盟。 這個聯合體於 1920年合併,聯手反對日裔加拿大退伍軍人爭取投票權 的訴求。 合併之年恰逢博登政府著手強化國家對原住民 和社會運動的掌控, 此過程在1922年當選的麥肯齊•金 政府執政時期仍在繼續,其結果對所有被種族化社區和 勞工的影響都是毀滅性的。
然而,在這個充滿苦難的歷史中,可以找尋出令人鼓舞 的一面。 1920年出現的這種白人的強烈反彈,實際上是 對1907年種族暴動事件后原住民、進步勞工、黑人和亞洲人等被種族化社區表現出的自信心和組織動員的一種反應。 在這方面,1919年是一個分水嶺。 當年的這些運 動為今天的社會運動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儘管由於彼此 孤立,他們無法克服針對他們的各種反對力量。
自1923年《排華法案》以來,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對有 色人種的移民人數限制有所放寬,因此改變了加拿大的人口統計數據。 非歐裔人口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他們 為這個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 日益增長的黑人和亞裔加 拿大人啟迪帶動2020 年的反種族主義行動(黑人的命 也是命,反對仇視亞裔的種族主義),以及反對伊斯蘭恐 懼症的運動。 過去十年的原住民復興仍在繼續,促使很 多人重新思考加拿大的歷史。
然而,與過去一樣,這種運動也引發了抵制。 我們看到, 反對的勢力也在增長,通常以右翼民粹主義或白人民族 主義的形式出現。 反彈固然有從美國的白人民族主義那 里抄襲的因素,但它的根源在於加拿大自己的特定歷 史,即作為一個自由主義國 家,一方面試圖將持不同政見的社區納入定居者殖民 主義的結構,或者對他們實施暴力鎮壓。 從這個意義上 說,1923年是一個警示故事:要取得成功,反種族主義和 其他社會運動力量需要加強內部和跨社區的團結,以擊 敗各種反對的力量。 我們希望這本摺頁冊能給力當前的 對話討論,增進相互間的聯繫,讓現實變得更加美好。
這本摺頁冊分為六章,按時間順序排列。 結論部分提出了我們對於過去與現在的關係做出的幾點觀察。
請注意:在描述過去的各種歷史動態時,我們使用的種 族類別可能會遮掩群體或社區內部巨大的多元性質。 在 關注反種族主義的抗爭軌跡時,我們所選的故事帶有選 擇性,不可能每個故事都提及,也不可能每個群體都代 表。 我們希望本書將有助於講述更大範圍的故事,並在發展包容、交叉分析方面向前進一步,以支援去殖民化。